19944331_1575287155823030_7129264179023745084_o.jpg

 

其實本來是沒有要寫的

今年感覺有些興趣缺缺

也只看了現場兩天

不過既然有人提出

就來淺談一下

主要還是針對韓國隊的部分

 

日本今年是派世大運來

一貫是日本固有的速度型戰術

不過除了MVP #7 安間志織之外

#14 中田珠未也是看點

中田身高181CM腳步靈活

彈跳性好很會抓籃板

如果好好培養

絕對會是高田真希的接班人(當然現在還不及)

而 #7 安間志織就和一般的日本控衛一樣

能切能投組織進攻也一把罩

很厲害是沒錯

但日本這樣的控衛其實一把抓

所以未來性感覺沒有中田好

 

紐西蘭的陣容來說沒有想像中的強

可能有些主力沒來

人高速度也快

只是還不太適應亞洲國家的聯防和戰術打法

所以目前來說應該不會是日本和中國的對手

反而是台灣有機會和它一拼

 

中華藍這次陣容較年輕化

打起來速度也快得多

跑動也順暢

算是半換血狀態

當然籃下還是蠻吃虧的

我沒注意太多

就不多說了

 

中華白還是一如往常的有激情

班底幾乎都換成永仁幫

不過一點違和感也沒有

當年永仁的奪冠班底到了現在

每個都進步好多

羅蘋Catch and shoot 準到靠北邊走

簡直是台灣版女柯瑞

也不負眾望進了亞洲盃

希望不要是去顧飲水機的XD

 

MVP黃鈴娟也已經不是那種站著等球的三分射手

切入跳投或者拉開一步跳投都能穩定得分

重點是在場上的那種隊長感超明顯

很能穩定軍心的意思

 

不過我認為進步最多的還是陳薇安

其實她高中的時候就很厲害了

只是可能太久沒看她打比賽了

想說這個能切能投能開火鍋店的人是誰啊

都忘記她有這些能力了

其實我認為她蠻像晚點成名的林育庭

現在她的打法已經偏向小前鋒

如果把運球再練得更好

要打到像林育庭這種大轉身跨步上籃絕對沒問題的

如果陳薇安和林育庭能夠組成中華隊的雙得分箭頭該有多好

可惜偏要把林育庭放在控衛.........................

 

比較失望的是黃柔甄

感覺她現在是個撞牆期

以往在永仁雖然是打控球

但都能有無限開火權

現在上了大學

勢必得當個實實在在的控球後衛

在這樣的轉換期裡她打得頗掙扎

說實在的

控衛能不能得分從來也不是重點

重要的是組織進攻和掌握節奏的能力

感覺這個部分黃柔甄的經驗不足或者技術不到家

黃郁婷在這部分就是翹楚了

只是她的身高太受限

發展性不大

 

最後要來講到主題 - 韓國隊

今年知道是KB要來

不少朋友都興趣缺缺

畢竟台灣還是金丹飛的粉絲最多

而我對KB沒有特別研究

不過還是找了時間去看看她們

主力的姜娥晶、朴智修、沈星詠都被召入國家隊不在陣中

而小將李所晶也去U19集訓

老將丁美蘭傷勢不克參加

剩下的紮紮實實是1.5軍

唯一的先發球員就只有金佳垠了

 

老實說邊年河退役之後

KB就撒了大把銀子簽下金佳垠的賣身契

就我看來一點都不值這個價

雖然看的出來金佳垠帶有傷勢

但從很多的打法和選擇上來看

覺得她頂多是第六人的料

 

金補美不愧是老將

她除了在三分線上有所貢獻之外

經驗也是很老道

帶領一堆小妹妹打還是很有作用的

 

金津怜只能算是偶有佳作

在韓國國內年輕一輩的來說

她算是蠻會切入突破的球員

沒想到來到台灣

被陳薇安蓋的不要不要的

英雄毫無用武之地

打不出她自己的身手

只能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朴智恩真是讓人見識到二軍的可怕

籃下簡直百投不進

連籃板都搶不到幾個

在場上沒啥作用阿

 

而曾經獲得二軍MVP的金旻貞真的是軟的可以

很好奇她拿MVP那屆的二軍是有多弱阿

要切入切到失誤掉球

要投籃又投不進

標準的轉型失敗

 

金漢妃是令我最失望的一個

當年她打U19可是讓我眼前為之一亮的球員

沒想到這些年過去了

依舊沒什麼長進

可惜了

如果有好好培養的話

裴惠允會是她的天花板

 

上場時間不多的金希珍倒是讓我蠻注意的

一直覺得她很「大隻」

不是指身高是指肩膀那邊XD

一上場就知道她是專門投三分球的那種定點射手

不過除了三分準以外

其實在切入或者傳球的感覺也不會很差

查了一下是名校仁聖女高出來的

至少基本功上面是蠻紮實的

可惜上場時間嫌少了一點

 

最後要來說到這次球隊的主控 - 金賢娥

對她不甚熟悉

據悉是KB極力培養的替補控衛

感覺上控衛的霸氣是有的

得分能力也不錯

但是節奏的掌握不好

組織傳球的能力也一般

或許年紀輕

失誤不少

要想培養起來還要好一段日子啊

 

不過她也讓我蠻印象深刻的

她包夾的時候會大叫

而且看起來超兇悍XD

 

KB整體來說其實打的蠻差的

默契感覺很不足

失誤多

準度也差

實力的差距擺在那邊

可是KB打的還是讓人跌破眼鏡

有這樣的名次毫不意外

真讓人感慨職業隊的板凳實力之差啊><

 

說真的

現在韓國開始流行美式訓練

我個人是樂觀其成

看看KB和中華白的差距就知道

台灣球員的個人能力(突破切入之類)絕對在韓國同齡的球員之上

在這樣的情況下

當韓國的戰術系統無法發揮作用的時候就只能等著輸球

沒辦法靠單打贏球

所以現在幾乎是170-180左右有運球能力的韓國小球員都會被抓去練美式訓練

現在甚至是深入校園到各個國高中直接做訓練

美式訓練主要還是增強球員的運球能力

各種變向變速的切入

提高胯下運球、背後運球的過人技術

這些基本功相當重要

有了這些基本功

才能使用更多戰術變化

韓國以往的 motion offense  才可能更上層樓

 

總之今年瓊斯盃結束了

希望KB來這趟真能獲得些什麼

展望明年

希望我KEB來啊~~~~~~

 

(拍了一些照片 整理好再放上來囉)

 

arrow
arrow

    Tola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